自由行穷游攻略行程

【一休妈】魔幻最末章∣二刷山西古建筑

2023-02-24 08:00:16
这次旅行可以算是我旅行生涯中最曲折坎坷的一次。行前千挑万选,这三年来几乎没什么疫情的贵州,结果行前一个月开始陆陆续续出现病例,并进展迅速,后将落地机场从贵州改为遵义,也无济于事,只
甘肃寺院--赛赤寺

甘肃寺院--赛赤寺

离开阿拉之家快四点了,走出路口就看到红石崖。

藏语称其为“琼波玛”(མཆོད་འབུལ་མ)意为供品山,因其形状似搁置供品的托盘而得名。此山也酷似一顶皇冠,也被称为“皇冠似的红山崖”。

这里是郎木寺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,可惜我们住的两天都无缘日出。

转个弯就看到甘肃寺院--赛赤寺阳光出来时,回望被照亮的红石崖很是好看。门口买门票,好像是30元。

郎木寺镇有两个寺院,一个是属于甘肃地界的达合仓郎姆赛赤寺。一个是属于四川地界的格尔底寺。“赛赤”为藏文音译,含义是“金色的宝座”,这座寺庙在安多藏区名声显赫,主要是因其创始活佛具有至高无上的学养。

赛赤寺历史悠久,最早源于1564。1748年,甘丹寺第五十三任金座法台——赤钦·坚赞桑盖选定此址,将寺院建在北岸章吉山阳面的林间山腰,与南岸阴面谷口江边建起的格尔德寺隔河相望。

1958年前夕,已建有闻思、续部、时轮、医学、雕版等五所僧院,僧侣达五百余人。

寺内最珍贵的是藏有第一世赛赤·坚赞桑盖的肉身灵塔。

但寺院最终未能逃脱WG恶运,被彻底摧毁化为一片废墟,连赤钦·坚赞桑盖的肉身也被焚之一炬。

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80年后重建的赛赤寺,唏嘘~~

达合仓郎姆四周红岩环绕,山峦叠峰,冬天山顶白雪皑皑,山间苍松翠柏,山脚绿草如茵,江水清澈见底,风景独具一绝。半坡草地上停了辆车,司机下来问我们去不去看天葬?我们婉拒了。

对于信仰,我表示尊重与理解。

但我从来没有看天葬的想法,这样的场面,我无意打扰也害怕打扰。

小达说,天葬就不应该向游客开放,曾有游客在天葬时嘻嘻哈哈拍照录像

经过的喇嘛与想拉客的小车像是两个世界,正如去天葬的信徒与去观看天葬的游客。

山坡下的郎木寺镇,处于高山峡谷地带。

宽不足两米的小溪贯穿东西,这条小溪有个威风的名字:白龙江。

江北属甘肃碌曲县,江南属四川若尔盖县。属于甘肃的“安多达仓郎木寺”和属于四川的“格尔底寺”隔着小溪相互守望。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,融合了藏、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;喇嘛寺院、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;做礼拜,晒大佛,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着。郎木寺分别有两大寺院和两个清真寺。一个为四川寺院(当地人这样称呼),名叫“达仓纳摩格尔底寺院”,简称格尔底寺。寺内供奉着第五世格尔登活佛的肉身灵体,已有200多年。

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走的属于甘肃的赛赤寺。

有个说法,赛赤寺看天葬,格尔底寺看肉身。

两寺其实都可称为“郎木寺”,但现在一般把白龙江北的“赛赤寺”称为“郎木寺”,而把白龙江南的“格尔底寺”直接称作“格尔底寺”。

照片看到的是属四川的郎木寺镇。

江南的格尔底寺看起来很低调,大多是灰白的屋顶。冬日,白龙江两岸的山顶常有新雪覆盖,山腰间森林繁茂,形成一片片苍劲的墨绿。寺庙建筑和汉、藏、回族等各族民居散布在河谷两岸的山坡上,桑烟袅袅,佛号声声。远远看去,就像青草地上的一个个“童话世界。有人称郎木寺为东方的小瑞士,世外桃源。

甘肃寺院赛赤寺沿山而建,金碧辉煌。

山坡下,是宁静的民居寺院与民居交错在山谷中。高原的蓝天与白云,有种沁入心扉的穿透力。上到半山平台心旷神怡这个曾被誉为世外桃源的小镇,因一本西方传教士撰写的《西藏的地平线》开始出名,惊叹甘南也有这样一个微缩版的“香格里拉”。这也许是郎木寺镇逐渐商业化的开始。旅游交通的发展也让藏区人民从中受益。

有人对比过十几二十年前与如今的朗木寺,更怀念那个曾经宁静而令人惊艳的小镇。国内诸多因旅游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或小镇,都在发展与保留的平衡中做的并不如意。

我们因在疫情夹缝之中出行,意外收获了宁静的朗木寺。可以想象出当年那个藏在深处无人知的山谷中的小镇。红石崖、寺庙、希望学校在蓝天白云下融为一体。

远处山下这座月亮顶的寺庙是清真寺。我们从大门,沿着顺时针方向慢慢向上。